&esp;&esp;燕玄纪双目通红,怒喝:“众将士,太平军夙愿,就在此次,为图主公之志,为了吾等当年之愿,诸位持兵戈。”
&esp;&esp;“太平军,击鼓!!”
&esp;&esp;“进军!!!”
&esp;&esp;轰然战鼓,再度擂响。
&esp;&esp;此刻,这一支还留存在过去的大军,终于来到了现在,他们打起了太平军的旌旗,古朴的战旗在空中翻卷滚动。
&esp;&esp;阿史那瞳孔剧烈收缩,看着这一支军队从他的面前走过了,亲眼看着太平军,跨越了二十余年的岁月。
&esp;&esp;再度,来到了这个时代!
&esp;&esp;秦皇四年·夏七月初。
&esp;&esp;秦皇伐应第十七天,太平公身死二十二年之后。
&esp;&esp;最后的太平军,怀揣着孤绝的理想,踏上了时代的洪流。
&esp;&esp;兵锋肃杀,连连破敌,直指东都。
&esp;&esp;阔别天下,二十二年!
&esp;&esp;太平军——
&esp;&esp;踏上战场。
&esp;&esp;击鼓。
&esp;&esp;进军!
&esp;&esp;第17章 最后一子
&esp;&esp;“到底谁人,胆敢攻我大城!?”
&esp;&esp;“是,是太平军……”
&esp;&esp;“太平军?!”
&esp;&esp;“太平军早死,汝等勿要在此招笑。”
&esp;&esp;应国北域关附近的守城战将王川宁被吵闹的声音吵醒之后,愤怒率领大军踏上城墙的时候,见到的,正是那古老的太平军战旗在风中狂舞。
&esp;&esp;在太平军的前方,数名战将一字排开。
&esp;&esp;一柄一柄兵器举高。
&esp;&esp;于是,太平军鼎盛时期的锋芒,在此展露一角,兵器放平,燕玄纪怒声之中,王川宁手脚冰凉。
&esp;&esp;我?
&esp;&esp;面对鼎盛时期的太平军一道锋芒?
&esp;&esp;甚至于,并不仅仅是鼎盛期的太平军,这些老将们的境界都比起当年更强,气血体魄不足,但是此刻,是比起【哀兵】更强烈的一种情绪涌动在他们的心中。
&esp;&esp;这必将会是太平军的最后一战了!
&esp;&esp;无论胜负,此战之后,他们都将会从战场上退下。
&esp;&esp;太平军这三个字,或许终究会被席卷到这岁月的一角,最终会被人所遗忘,但是在这之前,在你我的荣光被时代所淹没之前,尚且有此一战!
&esp;&esp;此战,不可败!
&esp;&esp;只是一日不到的时间,这一座城关就被攻破。
&esp;&esp;应国将军王川宁被原世通当场斩杀,士气大振,太平军连连克敌之后,不再如寻常那样,封锁后方,占据城池,而是犹如一柄利刃一般,直接朝着东都的方向杀过去。
&esp;&esp;在这个时期,顶尖名将和一线兵团在前方对峙。
&esp;&esp;其余的二线兵团不得不前去镇压起义军,而现在,这一支同样是顶尖兵团的太平军,犹如长驱直入,几乎没有多少可以阻拦他们的人。
&esp;&esp;在舍弃其他诸多思考事情的情况下,只需要数日就可以直接突入到东都门下。
&esp;&esp;这种消息飞速传递到了皇宫之中。
&esp;&esp;姜高坐在皇宫的大殿当中,怔怔失神,他已有数日不能睡着,即便是休息也只是短暂闭着眼睛,前方一卷卷卷宗铺开来,上面都有用朱砂写出来的,红色的文字。
&esp;&esp;代表着的,正是整个天下最紧急,最为十万火急的军情。
&esp;&esp;这种级别的军情,就和十万军级别的战场一样。
&esp;&esp;在以前的时代里,是十年时间里面都没有几次的。
&esp;&esp;但是现在,却是以一种极高的频率,不断出现。
&esp;&esp;“报!!”
&esp;&esp;“秦玉龙将军为越千峰所败,不得不后撤五十里,固守于山川之间——”
&esp;&esp;“军队损失十之三!”
&esp;&esp;“禀报!”
&esp;&esp;“偷袭镇北城的乱军失败,镇北城中仍有将军驻守!”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