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仗,可是也没说什么时候会打。要是久久不打,这些粮食可就要浪费了。
&esp;&esp;虽说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但二当家还是觉得非常心疼。
&esp;&esp;扶苏给了她一个定心丸:
&esp;&esp;“快了,要不了多久就能开打。”
&esp;&esp;北胡在南派的阴谋失败了,不过他们在北派的阴谋十分成功。而且他们未必知道阴谋失败这件事,南派的奸细可是被揪出来了不少。
&esp;&esp;没有人给北胡传消息的话,离得那么远北胡怎么知道成功没有?他们或许还以为南派只是把消息压了下去呢。
&esp;&esp;各家为了清理门户,花了不少时间在这上头调查。再加上反正北胡也没打过来,所以南派并不着急过来开会讨论后续对付北胡战术。
&esp;&esp;他们不急,正好方便了父子俩在北边活动。活动完回来发现南派还没搞完,又继续在南派活动。
&esp;&esp;南派起义军倒是不多,因为这里的武林势力比较强。
&esp;&esp;没有邪教互相拖后腿,在这里大家的势力范围划分是相对合理的。每个门派有自己的地盘,互相不会侵入,这就避免了很多争端。
&esp;&esp;北派百姓日子难过,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北边邪教互相抢地盘和信众。他们可不管哪里是谁的势力范围,想抢就抢了。
&esp;&esp;总之,南派这边的势力争斗是相对较少的。就算争斗也波及不到平民,顶多就是有些门派收的保护费有点过高了。
&esp;&esp;因此这里看不到什么起义军,在这里只能拉拢一些官绅士庶。
&esp;&esp;无所谓,都能拉。
&esp;&esp;团结一切能团结的人,回头造反的时候支持者才会更多。
&esp;&esp;父子俩又在南边晃悠了一大圈,刚回家就又出门,弄得家里几个义弟义妹都很哀怨。
&esp;&esp;再次回到门派驻地的时候,距离少林寺东窗事发都过去快一年了。
&esp;&esp;恰好,到了新一年的秋收。
&esp;&esp;秦政看了一眼日历:
&esp;&esp;“给各大门派发帖子,邀他们带人前来商议大事。”
&esp;&esp;如果他是北胡国主,就会选这个时候南下。
&esp;&esp;因为这一年来北派地盘上确实乱得可以,少林寺压不住那些邪教了。其他武林世家倒是企图维持住以少林为核心的佛门体系,奈何有扶苏安排的后手在搅局,没有成功。
&esp;&esp;起义军们苦教派久矣,抓住机会只会趁它病要它命,怎么可能留手。
&esp;&esp;在这样的前提下,北胡想要长驱直入受到的阻力会最小。
&esp;&esp;偏偏这一年来,胡国在南派的人手越来越少。一开始可能还没发现,但等该给胡国传讯的人都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往外传消息,傻子也该知道是事情败露了。
&esp;&esp;南派的情况不明,但北胡已经不能再等了。
&esp;&esp;人手被一网打尽,难道他们还要再花五十年重新布局吗?下一回可就不一定有少林寺大乱这样的好时机了。
&esp;&esp;所以只要胡国国主不傻,就会选择在秋收之后发兵。顺便还能抢一波粮食,度过北境难熬的冬日。
&esp;&esp;要是一切顺利的话,冬天就直接在北派的地盘上过了。
&esp;&esp;胡国肯定是想覆灭中原王朝的,只是饭要一口口吃,他们的第一阶段目标必然是先占领北派地界。
&esp;&esp;各门派收到奉天门的信,很快就启程了。
&esp;&esp;不快不行,他们已经拖了一年。
&esp;&esp;各大门派的办事效率是有点低了,查个奸细查一年。但是大门派嘛,做事拖沓是正常情况,一个势力存在久了,多多少少都有这方面的问题。
&esp;&esp;接到邀请信的时候,大家伙还有些惭愧。感觉好像是自己太磨叽,让人家久等了一样。
&esp;&esp;因而这次很快就动身了,没敢再耽搁下去。没过多久,众人就在奉天门齐聚。
&esp;&esp;商会少主看着奉天门里的建筑,叹息一声真有钱。
&esp;&esp;虽然建筑本身看着朴实无华,可是架不住上头的装饰值钱啊。这装饰放这种建筑上就是浪费,要是换成宫殿肯定更加好看。
&esp;&esp;来迎接他们的是几位当家。
&esp;&esp;三当家心直口快:
&esp;&esp;“你们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