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情欲>情欲小说>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7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78节(2 / 3)

候,通过迁徙富户削弱地方势力,确保中央权威能延伸到基层。

&esp;&esp;朝廷弱势的时候,无力施行这个政策。

&esp;&esp;富户就会壮大成为豪强,垄断地方权力,让皇权很难下到地方。

&esp;&esp;大明目前自然没有地方豪强,尤其是陈景恪刚出山那几年,朝廷调整人口分布。

&esp;&esp;宗族势力遭到巨大打击。

&esp;&esp;但上千年形成的人口结构,不是短期就能瓦解的。

&esp;&esp;依然有很多小家族聚居在一起,只不过影响力非常小了。

&esp;&esp;可时间长了,这种小家族又能演变成大宗族。

&esp;&esp;尤其是朱标执政后,施行国家计划,更是让一大批有门路的人富了起来。

&esp;&esp;这些人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esp;&esp;其一,家族成员众多。

&esp;&esp;人多力量大,家族人口少是很难在地方上站稳脚跟的。

&esp;&esp;其二,在衙门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加入国家计划工程中去。

&esp;&esp;其三,在地方上具有一定影响力。

&esp;&esp;百姓的工作有多难做,接触过的才知道。

&esp;&esp;没有地头蛇或者地方上的遮奢人物出面,什么事儿都干不成。

&esp;&esp;这样的人家,如果长期放任不管,是必然会发展成士绅豪强的。

&esp;&esp;但如果朝廷明牌迁徙这些富户,他们肯定会想办法隐藏自己,把别的人推出来当替罪羊。

&esp;&esp;他们有衙门的关系,很容易就能做到。

&esp;&esp;所以朱雄英就变换了一下思路,让他们主动跳出来。

&esp;&esp;招贤令发布之后,各地衙门必须要推举贤才入京。

&esp;&esp;那么,地方衙门会推举谁?

&esp;&esp;不排除有清官好官,出于公心推举地方上真正的贤良。

&esp;&esp;可对于大多数官吏来说,推举的肯定是有关系的富户。

&esp;&esp;而面对出仕的诱惑,地方富户也必然会心动。

&esp;&esp;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有钱了必然会对政治提出诉求。

&esp;&esp;古今中外都不例外。

&esp;&esp;到时候朱雄英只要按照名单,将他们背后的家族全部迁走,就能轻松解决问题。

&esp;&esp;朱雄英兴致勃勃的,诉说着自己的全套计划:

&esp;&esp;“我准备在今年,分两批向全国招纳民间贤才,再额外向南方招募两批贤才。”

&esp;&esp;“总共招募三万贤才出仕。”

&esp;&esp;“如此一来,当能对全国的大户有个大致的了解。”

&esp;&esp;“待明年,将这些家族全部迁徙到几个固定的地方居住。”

&esp;&esp;陈景恪笑道:“你就不怕这些官吏心怀怨言?”

&esp;&esp;朱雄英毫不在意的道:“那怎么办?事实就是,人才大多都是从这些富户家里产生的。”

&esp;&esp;“除非我们不顾后果,坚决不用富户出身的人才,但这是不可能的。”

&esp;&esp;陈景恪点点头,这就是现实。

&esp;&esp;倒不是富户子弟更聪明,而是只有富户,才有资源去系统的培育人才。

&esp;&esp;朱雄英继续说道:“迁徙富户,本就是历朝历代都在采用的措施。”

&esp;&esp;“那些朝代也是一边打压富户,一边任用富户出身的人才,也没见谁出问题。”

&esp;&esp;“事实证明,这些人被迁徙固然难受,但还不至于过不下去。”

&esp;&esp;“人,只要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就不会主动寻死。”

&esp;&esp;“况且,在自己的仕途和家族利益面前,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的。”

&esp;&esp;尤其是大明鼓励分户,很多大家族被拆分成一个个小家庭。

&esp;&esp;自己小家庭的利益和大家族的利益,哪个更重要这还用说吗。

&esp;&esp;更何况,又不是一开始就让他们掌握实权。

&esp;&esp;大明的用人制度已经固定,新出仕的官吏,必须去基层观政两年。

&esp;&esp;两年后再次考核,根据平时表现和考核成绩,正式分配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