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其次,他要观察一下长安政治环境,看看李适之的位置稳不稳,周围有没有陷阱。
&esp;&esp;“我准你回丰安军,半个月后再来回乐城启程。”
&esp;&esp;王忠嗣批准,并告诉李瑄:“按制丰安军八千人。新募兵员,会优先加入丰安军。另外此次缴获众多战马,我会将丰安军战马补至四千匹,铠甲加一千副,兵器补足。”
&esp;&esp;“多谢王帅。末将一定严加训练新加入的士兵。”李瑄道。
&esp;&esp;“你现在还是都知兵马使,军镇的兵马督训,可以随时向诸将提建议。府衙内有都知兵马使的位置和佐吏。”王忠嗣向李瑄提醒道。
&esp;&esp;李瑄兼任丰安军使,需要坐镇丰安军。
&esp;&esp;但有都知兵马使的使职差谴,在整军调配时方便许多。
&esp;&esp;与朔方其他军合军出征时,必以李瑄为主将。
&esp;&esp;“末将明白。”
&esp;&esp;李瑄应道,又趁机向王忠嗣说:“此次擒拿突厥可汗,获得二十几包珍珠宝石。在追击的过程中属下承诺分一包给将士。”
&esp;&esp;“按照军律,私吞战利品为死罪。但唐初以来,将领们获得财物,多私入口袋。七郎不爱财物,很难得啊!我会估算一袋珠玉的价格,从库中取绢、钱奖赏丰安军。”
&esp;&esp;赏赐往往能提升士气,王忠嗣认同李瑄的做法。
&esp;&esp;“贪婪的人,都十分愚蠢。犹如明珠射鸟雀。不说俸禄,皇帝对我的赏赐,我一辈子都用不完,何必冒着失去性命的危险,去得不一定用到的东西呢?”
&esp;&esp;李瑄不想在未成事前,为自己留下破绽。
&esp;&esp;要是李瑄贪了这些珠宝,乌苏米施可汗告知李隆基,李瑄苦心经营的好形象就毁了。
&esp;&esp;对李瑄来说,想得到财富,并非很难的事情。
&esp;&esp;但李瑄要分清主次,在这个时代要先握住权力。
&esp;&esp;“说得好。”
&esp;&esp;王忠嗣抚掌间,他们进入回乐城中。
&esp;&esp;回乐城的男女老少都来观看生擒两可汗的李瑄。
&esp;&esp;他们见到李瑄连连惊呼,不断挥手。
&esp;&esp;男儿都立志将来成为像李瑄一样的人。
&esp;&esp;李瑄则笑着面对百姓们的热情。
&esp;&esp;边塞民风彪悍,习武者比比皆是,所以崇敬英雄。
&esp;&esp;“原来他就是飞马射缨的李将军。”
&esp;&esp;一名身材高大的青年惊道。
&esp;&esp;这段时间听到李瑄的功绩,每每让他心潮澎湃,他觉得男儿至此,不枉一生。
&esp;&esp;和别的百姓不同,这名青年一直跟着李瑄的队伍移动。
&esp;&esp;到节度使的府衙才停下……
&esp;&esp;回到府衙,王忠嗣见乌苏米施可汗和颉跌伊施可汗后,没有粗暴对待他们,询问一道后,将他们安置在府衙内。
&esp;&esp;李瑄来到都知兵马使的办公地,认识一下他的佐吏。
&esp;&esp;这些佐吏本来是张齐丘的手下。都知道张齐丘有见死不救的嫌疑,生怕李瑄给他们小鞋穿。
&esp;&esp;李瑄没那么小的气量,向他们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后,王忠嗣叫他赴宴。
&esp;&esp;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按规矩要准备酒宴,众将官吏一起祝贺李瑄。
&esp;&esp;城外的军队,也被王忠嗣赐予酒肉,一起欢乐。
&esp;&esp;至下午时,李瑄向王忠嗣提出告辞,他要尽早回丰安军城。
&esp;&esp;待半个月后,再来回乐城押送两可汗回京。
&esp;&esp;好久没喝过酒,被将领们接连敬酒,李瑄有些微醉。
&esp;&esp;出府衙,李瑄的亲卫过来搀扶。
&esp;&esp;“不用扶,我能行稳。”李瑄立定片刻,不影响正常行走。
&esp;&esp;他们一行人路过一个小巷子时,耳边突然传来一道大喊声:“将军,快闪开,有弩手。”
&esp;&esp;只见旁边的巷子里钻出一人,手持强弩对准李瑄。
&esp;&esp;李瑄的亲卫听到声音反应过来,立刻用身躯将李瑄护住。
&esp;&esp;“咻!”
&esp;&esp;与此同时,那名喊话的青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