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esp;&esp;史苗还在消化见林如海一事。
&esp;&esp;外面有人传话说白琪过来了。
&esp;&esp;史苗有些意外,今日丫鬟们有大课,这个点白琪应该刚下课。
&esp;&esp;白琪果然不是平白无故过来,进来没说弯绕话,语气还有点遗憾:
&esp;&esp;“早前夫人提过姑娘们还差一个算学的先生,若林家在金陵,兴许可以学一学。”
&esp;&esp;算学?!
&esp;&esp;史苗正缺一个能系统教算学的老师。
&esp;&esp;“林家算学很厉害?!”
&esp;&esp;第56章
&esp;&esp;白琪自来对姑娘们学业上心,如今太太还挂心的还有两件。
&esp;&esp;一是没找到教姑娘们的防身术的拳脚女师傅没找到,再有就是算学上没有能人教学。
&esp;&esp;白琪自己只会九九乘法表和加减乘除,九章算术上略会一点鸡兔同笼,余下却是不大能。
&esp;&esp;白琪也知太太在研究算经,如今遇到林家人,便多提了两句。
&esp;&esp;她给太太讲了林家夫人的情况:
&esp;&esp;“林家的夫人……也就是那孩子的母亲,她家祖上曾在京城里当过钦天监的差使。”
&esp;&esp;史苗听着,眉目不自觉的皱起来。
&esp;&esp;所以原著中皇帝陛下在林如海任兰台寺御史大夫的情况下,让他在扬州管盐课。
&esp;&esp;难不成是林如海家学渊源,算术好?
&esp;&esp;现在的科举制度,考得四书五经,八股文,还有一些公文写作。
&esp;&esp;但是朝廷还没死板到真的只靠这些东西治理国家。
&esp;&esp;国子监开设的课程中就有算经。
&esp;&esp;不然每年征收各类税目,大小的工程,处处花银子要钱要算账,满朝文武的大臣要是不识数,岂不是抓瞎?
&esp;&esp;康熙在数学上就接受到了西洋教学,还研究过几何。
&esp;&esp;但史苗已经刻意搜罗过,她可以确定,这个世界没有系统的数学教才。
&esp;&esp;不知道是传播不畅,还是皇家刻意的把某些技术垄断了。
&esp;&esp;比起皇朝的地位稳固,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本不值一提。
&esp;&esp;见神游的史苗没反应,白先生又补充一句:
&esp;&esp;“就是那个测算日食月食无一疏漏的徐大人家,府上认不认识?”
&esp;&esp;钦天监这个差使,史苗不太熟悉,原主更没多少交集,虽然白琪已经说得很明白,她依旧对不上人。
&esp;&esp;钦天监观天象,掌历法,算天时,测时辰凶吉,确实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
&esp;&esp;史苗有些抱歉:“我们府上和那些大人交道不深。”
&esp;&esp;白琪了然,继续道:“徐家和我们家,大约算同乡,可惜徐家后继无人,只有徐大人的孙女徐慧沿袭几分家学。”
&esp;&esp;这名字……
&esp;&esp;史苗来了兴趣:“哪个惠?”
&esp;&esp;白琪道:“聪慧的慧。”
&esp;&esp;史苗还以为林如海母亲和提点武则天以色侍君能有几时的那位徐才人同名。
&esp;&esp;可惜只是同音。
&esp;&esp;既能留下姓名,还得白琪如此在意,可见林如海的母亲肯定有真才实学。
&esp;&esp;史苗笑道:“如此看来,她必是当年名动一方的才女。”
&esp;&esp;这年头,女子想留个名并不容易,多是一个某某氏、某某夫人、某某母亲。
&esp;&esp;此刻史苗对林如海母亲的兴趣,已经超过对林如海的兴趣。
&esp;&esp;白琪语气中似乎透着惋惜:“我幼时在闺中听过她,可惜他们家学就此断了。”
&esp;&esp;史苗却不太赞同:“学问如何会断,你说的徐慧不是还懂?”
&esp;&esp;史苗又道:“钦天监不算好差使,兴许徐大人不想子孙重操旧业。”
&esp;&esp;这差事简直一个服务业,没权力,万一个不好,遇到不讲理的客户,就赖日子没算好,岂不是白白背黑锅?
&esp;&esp;徐家想另谋出路也正常。
&esp;&esp;白先生听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