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史苗用的是湿棉布保温催芽法,庄子上的人多半是用稻草保温法。
&esp;&esp;在种地之前,史苗特意让人烧了一回地。
&esp;&esp;这下可好,满院子的草木燃得噼里啪啦响,还有各处的飞灰。
&esp;&esp;一个庄户嬷嬷感叹:“还好咱们知道是在烧地,不然还以为院里遭灾了。”
&esp;&esp;她们也有些弄不明白,每年收完稻子,能放水田里多半会放水晒一晒地,把那些水稻根兜子翻出来,晒干烧了,烧过的灰土就放在田里当肥。
&esp;&esp;对于有些地势太低放不了水的,也只能任由它淹着。
&esp;&esp;太太这种,整个地都过火的,她还是头一回见,也不知太太是从哪一本书里看到的。
&esp;&esp;史苗给大家解释:“将地上稍一稍,地里的虫卵能少一些,将来防虫。”
&esp;&esp;其实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史苗在想该怎么解释。
&esp;&esp;然后找到一个说法:“就像孩子出生,剪脐带的时候,剪子要用火烤一烤,开水烫一烫,咱们喝水要喝煮开的才不会肚子疼一样,高温消毒。”
&esp;&esp;那些生养过的媳妇,大概就懂了,至于姑娘们……
&esp;&esp;就当科普吧!
&esp;&esp;众人连连点头,几个姑娘穿着短打,站在上风向看着下面烧地。
&esp;&esp;春寒料峭被腾腾热气驱赶开,她们身上甚至有点微微冒汗。
&esp;&esp;真是太怪了,金陵城里的人若知道荣国府的娇娘们居然正儿八经的来种地。
&esp;&esp;肯定是个爆炸的新闻。
&esp;&esp;史苗也知道,当下百善孝为先,所以她要姑娘们做什么,姑娘们基本上都会照做。
&esp;&esp;但史苗觉得,还是要和孩子解释一下自己这么做的初衷。
&esp;&esp;史苗看着渐渐燃到头的豆杆儿和稻草,语重心长:
&esp;&esp;“人家都说,千金小姐是娇客,本该十指不沾阳春水。你父亲一走,我才知道什么叫人有旦夕祸福,母亲教你们做这些,只是担心哪一日咱家遭了变故,你们也能有个谋生的本事,旁的不用说,起码能分得清菜蔬,种点东西糊口。”
&esp;&esp;史苗这一番话,让本来欢欣好奇的姑娘们面容都变得沉静起来。
&esp;&esp;气氛一时间有些凝重。
&esp;&esp;倘若荣国府真的沦落到姑娘少爷亲自种地那一刻,这个家想必也是七零八落,潦倒得不成样子。
&esp;&esp;一个嬷嬷赶忙赔笑道:“太太和姑娘们都是有大福气的人,短了谁都不会短了太太和姑娘们。”
&esp;&esp;怎么不会短了呢?并非史苗耸人听闻。
&esp;&esp;就连帝王之家都逃不过。
&esp;&esp;原著若能写完,最后必定是飞鸟各投林,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esp;&esp;荣国府的子孙后代能落个平安种地有饭吃都算是善终。
&esp;&esp;看看巧姐儿,若没遇刘姥姥搭救,最后又是个什么结果?
&esp;&esp;史苗冷笑道:“万里长城如今还在呢,秦始皇可还见?莫说我们这样的人家,就是当王君的,也有被饿死的,世事无常,谁能说得准。”
&esp;&esp;一个伶俐的媳妇赶紧拉着婆子往身后藏:“可闭嘴吧!”
&esp;&esp;瞧瞧,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出头的椽子可不就差点烂了。
&esp;&esp;草木灰马上就烧完了,史苗又让人把这些灰铲掉。
&esp;&esp;史苗指了指靠墙角的一片,这几片是姑娘们挑剩下的。
&esp;&esp;将来要是贾赦和贾政来了,刚好他们还能分到一块。
&esp;&esp;史苗特意走到冒着热气的地块旁边:“这一片留着,不用清。我想瞧瞧,留下这些灰,会不会烧苗。”
&esp;&esp;没想到太太还知道‘烧苗’,草木灰太多,确实会烧苗。
&esp;&esp;史苗又给几个丫头解释了一下:“这就叫对照组,控制变量法。”
&esp;&esp;“变量,就是变化的量,就像这片地我留着草木灰,与旁边那块地种一样的菜,浇水、施肥都一样,最后看它们长势如何,就能知道草木灰对菜蔬生长的影响。”
&esp;&esp;大家听得一愣一愣的,包括当先生的白琪。
&esp;&esp;白湘湘很快就举一反三:“如果种一样的菜,浇不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