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2 / 3)

的工时肯定要有补贴。

&esp;&esp;史苗又不是现代公司的黑心hr,专门搞些虚假面试刷业绩。

&esp;&esp;荣国府的求贤榜单发出去十天半个月,名声愈大,有苏州、扬州的人也来报名,史苗看着报名表,报名人员的素质比刚刚开始那几日高出许多。

&esp;&esp;这日甄家大少奶奶到知州府上去做客。

&esp;&esp;半路马车被挡了道,只好歇在柳树荫凉处等一等。

&esp;&esp;跟着她的丫鬟梅香,瞧见路口的新鲜事,赶紧指给新奶奶看:

&esp;&esp;“奶奶,荣国府那边的招揽先生的摊子,还在呢!”

&esp;&esp;甄家大少奶奶拔下一根簪子,搔了搔头,冷淡笑道:“这就叫……有钱能使鬼推磨。好端端的生出多少花样,还要教姑娘们学四书五经,能把女四书学好就不错了。”

&esp;&esp;梅香听自家奶奶说话语气不好,便知自己提的话茬犯了忌讳。

&esp;&esp;当下梅香不敢说话,安静闭了嘴,等马车挪动,主仆一行下车去知州府上贺喜。

&esp;&esp;大少奶奶入席,梅香不好跟在旁伺候,屋外候着听主子差遣。

&esp;&esp;一想到今日说话不合时宜,梅香忐忑的问大少奶奶的嬷嬷:

&esp;&esp;“咱们奶奶自己做姑娘时都学了不少书,如今怎么还嫌弃起旁人?”

&esp;&esp;梅香原以为,她家少奶奶诗书传家,应当很喜欢谈论这样的事。

&esp;&esp;所以今日梅香才起那个头,不想奶奶听着倒像很不高兴的样子,吓得梅香一路心惊肉跳。

&esp;&esp;嬷嬷笑道:

&esp;&esp;“谁叫你上赶着拍马屁,这会子可是拍到马腿上?前儿咱们家举荐的先生,荣国府没要,大爷念叨了几句,奶奶心里不高兴呢!你啊,心思太活络,以后少提这家的事。”

&esp;&esp;梅香一副了然神情,可算知道当中缘由,少奶奶巴巴举间的先生想讨好老太太,最后荣国府看不上曾经教过少奶奶的先生,不就是看不上他们奶奶?

&esp;&esp;怪不得奶奶听到这件事情不高兴了!

&esp;&esp;梅香吐了吐舌头:“知道了,下回我肯定不提。”

&esp;&esp;对于荣国府张榜求师一事,坊间褒贬不一。

&esp;&esp;不过这又与史苗有何相干?

&esp;&esp;她定下的初试时间,眼瞅着就要到了,史苗

&esp;&esp;忙得很,组织一场面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荣国府上的人又没经历过,根本没有概念。

&esp;&esp;史苗只能亲力亲为,领着姑娘们把事情安排过一遍。

&esp;&esp;“初试要筛掉一批说话办事不利索的……”

&esp;&esp;史苗把考试那天负责各个科目的媳妇丫鬟召集起来,再强调一遍注意事项。

&esp;&esp;“初试场子就布置在松涛院,从角门过来,我们也能来看。一路上各个科目的考官要做好引导工作,考试号牌不可发错。”

&esp;&esp;“帘子,围屏都要挂好。”

&esp;&esp;“吃的也预备好,有些时候呢!”

&esp;&esp;办事媳妇丫鬟们规规矩矩的听着,累虽然有些累,但太太都叫她们‘考官’、“引导员”,活了这么多年岁。

&esp;&esp;居然还能当个官儿?

&esp;&esp;尤其那几位被推选出来评判厨艺、绣活和针线的媳妇丫鬟,专门得一个‘考官证’挂在脖子上,别提多新鲜了!

&esp;&esp;主持的事情交给赖嬷嬷,赖嬷嬷得了一张‘主考官’,唯恐在旁人面前高兴显得不矜持,只能回家偷偷乐。

&esp;&esp;第一轮初试,考核的是‘体、劳’两科,看门婆子井然有序,给考生发号牌,由小丫鬟分批将人领进来。

&esp;&esp;首先第一批,就将那些说话不成调子,身子有疾,滥竽充数的人筛掉一批,再带进预备的偏院。

&esp;&esp;赖嬷嬷还是头一遭文绉绉的说话。

&esp;&esp;今日她们穿的都是上回家中新做的衣裳,靛青比甲和褚色群,又统一盘着圆髻插着差不多款式的银簪。

&esp;&esp;赖嬷嬷脖子上还挂着主考官的牌子,十分庄重。

&esp;&esp;“诸位能来,必是有一技之长着,今日初试,参加者每人三两补贴,入复试者,每人十两,太太说了,还请诸位不要藏私,展示才华。”

&esp;&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