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烟笑了起来:“想不到刘将军连我们国家以前的封号都记得。是的,以前东汉时期我们就是这样的封号,只是这些年来,我们又夺了不少半岛上的地盘,可能到时候还需要您上奏天子,再增加我们一些州郡。”
刘裕正色道:“这点,会有相应的官员重臣进行朝议的。对了,北燕的冯氏,如果能自去伪帝号,愿意做大晋的藩属国,我们也可以给他们相应的封号,就把以前对慕容氏的燕国公的封号,转给他们。希望他们不要执迷不悟,称帝到底,到时候大军一到,悔之晚矣。”
高云烟点了点头:“冯氏现在是称天王而没有称帝,估计也是给自己留了后路,而且他们继承了后燕的地盘的同时,也继承了跟北魏的敌对关系,这几年来一直跟北魏小规模的冲突不断,现在南燕已灭,他们也认识到了大晋的军威,您的这个提议,他们一定会考虑的,到时候还请修下国书,我们可以代为转达。”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既然成为藩属国,后面我想请求大晋两件事,一是允许我们展开贸易,我们现在航道已经通畅,可以直接从水路派出几十只大船组成的商队,来青州作贸易,我们半岛之上的特产有人参,毛皮等,想交换中原的丝绸,手工艺品,玉器,粮食等。”
刘裕笑道:“既然是藩属国,那自然应该通商,我是军人,对这种商贸之事,并不是太懂,到时候让相应的部门办理即可。第二件事是什么?”
高云烟正色道:“这第二件事,就是我们想请求大晋发兵,助我们一臂之力,消灭我们的死仇百济和倭国的海陆军队,助我们能一统半岛,事成之后,我国必出厚礼回报大晋的恩情,也一定会力所能及地提供援助,来完成您北伐大愿。”
刘裕的眉头一皱,沉声道:“这样不太好吧,百济早在你这回来之前,就已经向我们派出使臣,称藩纳贡了,就算这回你们称藩成功,也和百济一样,同为大晋的藩属,按大晋的礼法,藩邦之国征战互斗,我们会派使者劝谕停战,如果劝谕未果,那就你们自己解决,但要大晋出兵插手,没有这种先例的。”
高云烟平静地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如果百济真的忠心于大晋,我们自然也不会提这种要求,可是刘将军,你有所不知,百济除了明面上臣服于大晋之外,也暗中向半岛南边的倭国臣服,甚至,现任的百济王,还在当太子时,到倭国当过人质,请问,这就是百济对于大晋的臣子之道吗?”
藩属之争百年乱
听到此言,刘裕的脸色微微一变,扭头看向了刘穆之:“真有此事?”
刘穆之轻轻地叹了口气:“确有此事,只不过,朝议之中,这不过是无关紧要的一件小事而已,甚至不值得多加讨论。当时我还特地插了句嘴,说百济向倭国也称臣纳质,此头不可开,但是谢混却说,这不过是番邦小国的常见之举罢了,两头纳贡,互相征战,而之前百济也有过这种向别国称臣纳质的先例,高公主,我说得不错吧。”
高云烟微微一笑:“刘长史,你这是在一语双关,责怪敝国吗?”
胡道安冷笑道:“带方,乐浪可是大晋的国土,州郡,你们高句丽趁着乱世,出兵夺取,这笔账,如何算呢?”
刘裕有些听不明白,开口道:“你们说得不妨明白点,这些事情,我以前没有听说过,现在听你们的话就象是在猜哑谜。”
刘穆之点了点头,说道:“大帅,是这样的,当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之后,把汉江以北,辽河以东以南的地方,划分了汉四郡,也就是卫氏朝鲜之地,设了四个正式的州郡管理,分别是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和带方郡,其中辽东和玄菟二郡是在鸭绿水以北的辽东之地,而带方,乐浪二郡,处在鸭绿水以南的半岛。”
“两汉之间,新莽祸乱天下,其中的一个祸事,就是诛杀了效忠于大汉政权的高句丽首领朱蒙,从此高句丽叛离而去,虽然后面也臣服了东汉,曹魏,但自立之势已成,尤其是在三国时,司马懿攻灭了公孙氏之后,高句丽在辽东地区再无可压制的力量,事实上吞并了辽东和玄菟二郡,曹魏后来以高句丽不臣的罪名,派出毋丘俭大军攻打,差点把高句丽灭国,这就是之前我们说的那个事。”
高云烟的神色凝重,正色道:“我们对于曹魏当时并无不臣之心,朝贡也没有断绝,是毋丘俭作为边将,想要立功,编造罪名,妄开边衅来攻打我们,这跟当年我们开国大王一样,是中原政权对不起高句丽,而不是我们反叛。”
刘裕点了点头:“百多年前的旧事了,不提也罢,再说曹魏也好,毋丘俭也罢,早已经散为尘土,不复存在,后面你们高句丽就开始向半岛发展,越过鸭绿水,开始侵吞带方,乐浪之地的汉土,对吧。”
高云烟摇了摇头:“并非如此,当年我们的先祖们在遭遇了大难之后,确实无法在辽东立足,开始转而向鸭绿水以南迁移,但当时我们的部众非常希少,甚至比在带方,乐浪这两郡只有几千户的汉人也多不了多少,所以,当时我们是逃入深山,结村立寨,征服那些更原始,野蛮的蛮夷,并对晋国的郡守
海棠情欲